编辑:压力容器管道资质网 时间:2017-06-27
C19.1 注册资金和职工人数
注册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,全职员工人数不少于100人。
C19.2 专业人员
C19.2.1 技术负责人
具备工程师以上(含工程师)职称,工作时间不少于5年。
19.2.2 质量保证工程师
具备工程师以上(含工程师)职称,工作时间不少于5年。
C19.2.3 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
设置材料、工艺、热处理、无损检测、理化检验、成品检验、设备管理等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。
C19.2.4 技术人员
技术人员占全职员工人数比例应当不小于8%,且不少于10人,应当有压力加工、金属材料、模具设计、机械制造等专业人员。
C19.2.5 无损检测人员
至少有4名Ⅱ级涡流检测人员。
C19.2.6 理化检验人员
至少有3名理化检验人员,其中金相检验人员和力学性能试验人员必须具备助理工程师以上(含助理工程师)职称。
C19.3 生产条件
C19.3.1 厂房场地
厂房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㎡,原材料和成品分别保管在无污染和防潮的专用库房内。
C19.3.2 生产环境
生产环境应当满足产品生产的需要,生产工序和工装布置合理,具有专门的检验和实验室。
C19.3.3 生产工序
铜及铜合金无缝管制造一般应当有管坯材料验收、锯切、加热、轧管、拉拔、热处理、矫直、酸洗、强袭、无损检测、耐压试验、检验、包装、入库等生产工序。若自行生产管坯时,应当有熔铸、挤压或者铸轧以及相应扒皮(铣面)等工序。
C19.3.4 生产设备
主要生产设备应当有加热炉、轧管机、拉伸机、切管机、矫直机、热处理炉、酸洗锯切机、清洗设备若自行生产管坯时,应当有熔铸、挤压或者铸轧设备、相应扒皮(铣面)设备等。
C19.3.5 检测手段
应当根据产品材料验收、工序检验、产品出厂检验项目的需要配备理化性能检验及其配套设备,如材料化学成分分析设备,硬度计、材料试验机,金相分析仪器、扩口试验设备、耐压试验设备,以及与生产配备的相应无损检测设备(如涡流探伤仪)及其配套设备。
注:其他有色金属管的专项条件另行制定。
C20 铜及铜合金无缝管件制造专项条件
本专项条件适用于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成型加工的无缝管件(如弯头、三通、多通、异径接头等,下同)和焊接加工的有焊缝管件。
C20.1 注册资金和职工人数
注册资金不少于500万元,全职员工人数不少于40人。
C20.2 专业人员
C20.2.1 技术负责人
具备工程师以上(含工程师)职称,工作时间不少于5年。
C20.2.2 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
设置设计、工艺、材料、成型、焊接、热处理、酸性钝化、清洗、无损检测、成品检验、设备管理等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。
C20.2.3 技术人员
技术人员比例不小于8%,且不少于6人;应当有压力加工、金属材料、机械加工、焊接等专业的技术人员。
C20.2.4 无损检测人员
至少有管件成品要求的相应无损检测项目(射线、超声、涡流、渗透等)的Ⅱ级人员各2名。
C20.2.5 理化检验人员
至少有从事化学成分分析、金相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的2名理化检验人员,其中至少1名有助理工程师以上(含助理工程师)职称。
C20.2.6 焊接人员
持证焊接人员不少于2名,并且能够和制造相适应。
C20.3 生产条件
C20.3.1 厂房场地
厂房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㎡,原材料和成品分别保管在具有防潮(湿度控制)、防尘设施的专用库房内。
C20.3.2 生产工序
应当有管坯材料验收、剪断(或锯切)下料、成型、整形、焊接、热处理、酸铣和钝化、清洗、无损检测、标识、包装、入库等工序。
C20.3.3 生产设备
应当有锯床(剪床)、弯管机、弯头机、扩径(缩径)机、冲床、液压机、倒角机、打毛刺机、加热炉、焊接设备、酸洗和钝化设备、车床、钻床等。
C20.3.4 工艺装备
应当有弯管模具、胀管模具、胀(缩)径模具、三通(多通)成型模具、焊接夹具、酸洗和钝化挂具等。
C20.3.5 检测手段
除管件产品要求的相应无损检测项目的检测仪器(如射线、超声、涡流、渗透等设备)之外,还应当有化学成分分析设备、光谱仪、分光光度计、金相分析仪器、小负荷维氏硬度计、表面洛氏硬度计、超声测厚仪,便携式红外测温仪以及相应规格的耐压试验设备、气密试验设备等。
注:其他有色金属管件的专项条件另行制定。